

凌晨天未亮,,一位八旬老人就手持多面黑板報,摸黑從倉山區(qū)師大社區(qū)陽光新村出發(fā),,步行前往周圍多個小區(qū),,取下舊的黑板報,再換上新的,。這位老人就是福建師范大學離休老黨員黃以孟,,85歲高齡的他精神矍鑠,,9年來風雨無阻,制作了近2000面黑板報,。他用這種獨有的方式向社區(qū)居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,,解讀熱點民生,在小黑板里描繪出大世界,。
講好黨的故事每天制作21面黑板報
“報紙的字小量大,,有些報告長達幾千字,我把里面的主要內(nèi)容摘要出來,,寫在黑板報上,,最多三四百字,簡潔明了,,群眾也愛看,。”黃以孟說,。
2007年5月27日,,黃老自費買了小黑板,自己制作木架和雨遮,,制作出第一期《黨員宣傳欄》黑板報,,很受居民歡迎。辦好黑板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。黃以孟每天要花兩三個小時看《人民日報》《新華每日電訊》等十幾種報紙,,還要花很多時間提煉黑板報內(nèi)容,讓群眾兩三分鐘內(nèi)把國內(nèi)國際大事了解清楚,。
在師大社區(qū)老人活動中心有個黃以孟的“編輯部”,,這間四五平方米的小房間墻上掛滿了黃以孟新制作的黑板報:“‘兩學一做’學習教育,就是要推動黨的教育從‘關鍵少數(shù)’向廣大黨員拓寬,,從集中性教育向經(jīng)常性教育延伸”“黨員決不能在教條中找信念”……言簡意賅,、重點突出,還注重色彩搭配,、邊框裝飾,。
他的黑板報題材多樣,有黨的政策宣傳,、報刊新聞,、衛(wèi)生保健常識等,黨的方針政策一直是黃老宣傳的核心內(nèi)容,。在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后,,他除了編寫黑板報,還自編10期《學習十八大精神》,,讓老黨員一起學習,。
如今,,看黑板報已經(jīng)成為社區(qū)居民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,這種小黑板報傳播方式越來越受群眾喜愛,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擴展到花香園,、新康山里、舊康山里等,,黃以孟每天要掛21面黑板報,變得更加忙碌,。
黨員身份不退休積極培養(yǎng)年輕一代
黃以孟的堅持和奉獻感染到周邊群眾,,福建師大社會歷史學院的學生主動要求加入小黑板報宣傳行列,現(xiàn)在有幾個站點的小黑板報就由后輩們負責采寫,。黃以孟說,,這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。
“65年來,,‘共產(chǎn)黨員’這四個大字深深銘刻在我心中,。”黃以孟說,,1951年在朝鮮戰(zhàn)場上,,他作為一名志愿軍戰(zhàn)士火線入黨。在戰(zhàn)場上沖鋒在前,,現(xiàn)在更應該吃苦在前,,享受在后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。
黃以孟處處為人著想,,社區(qū)鄰里間有什么大事小事,大家都樂于找他幫忙,。雖然年過八旬,,可每次乘坐公交車,黃老都主動為年老婦女和兒童讓座,。他說,,黨員就是一面旗子,代表黨的形象,。
作為師大離休干部黨支部書記,,14年來,他帶頭同青年學子們開展共建活動,,培養(yǎng)年輕一代,。2014級黨支部宣傳委員張逸舟感動地說:“生活中的黃老師,如父如兄,,總是從生活細微處關愛同學,,他的言傳身教令人深深折服,。”
“能為大家做事,,傳遞正能量,,我就身心健康?!彪m然已經(jīng)退休24年,,可在黃老看來,黨員身份沒有退休的一天,,只要生命不息,,就要奉獻不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