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01勞動課將正式升級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
今年4月,,教育部印發(fā)《義務教育課程方案》并發(fā)布《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》,,今秋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。什么是“勞動課程”,?
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,,重點是有目的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,、生產(chǎn)勞動和服務性勞動,,讓學生動手實踐、出力流汗,,接受鍛煉,、磨煉意志,培養(yǎng)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,。 根據(jù)義務教育課程方案,,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,用于活動策劃,、技能指導,、練習實踐,、總結交流等。同時,,這門課程注重評價內容多維,、評價方法多樣、評價主體多元,。 -既要關注勞動知識技能,更要關注勞動觀念,、勞動習慣和品質,、勞動精神;既要關注勞動成果,,更要關注勞動過程表現(xiàn),。 -重視平時表現(xiàn)評價與學段綜合評價結合,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,。 -以教師評價為主,,鼓勵學生、其他學科教師,、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,。勞動課程有哪些內容?
課程是否與中高考掛鉤
據(jù)專家介紹,目前的課程標準和政策要求并沒有將勞動教育納入中考,。 2020年中共中央,、國務院印發(fā)《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》提出,把勞動素養(yǎng)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(fā)展情況的重要內容,,作為評優(yōu)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(yè)依據(jù),,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(jù),。 “勞動教育作為一種過程性的綜合素質評價,重點是考查學生勞動實踐的過程和表現(xiàn),,不能簡單地像語文,、數(shù)學一樣用考試來評價?!蔽髂洗髮W教育學部教授范涌峰認為,,應關注每個學生的獲得與成長,比如勞動技能的提升和勞動習慣的養(yǎng)成,。02一年級上學期設為入學適應期
2021年3月,,教育部印發(fā)《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指導意見》),全面推進幼兒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,,減緩銜接坡度,,幫助兒童順利實現(xiàn)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?!吨笇б庖姟芬?,在研究分析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成效,梳理總結試點工作經(jīng)驗的基礎上,,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,,各省(區(qū),、市)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,。重點任務及主要舉措
該意見聚焦幼兒園和小學兩個主體,強化銜接合力,,提出了五條幼小銜接舉措: 一是幼兒園實施入學準備教育,,幫助幼兒做好生活、社會和學習等多方面的準備,。 二是小學實施入學適應性教育,,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,改革一年級教育教學方式,,強化與幼兒園教育相銜接,。 三是教研部門要建立幼小聯(lián)合教研制度,指導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加強課程,、教學,、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與研究。 四是幼兒園和小學要建立家園校共育機制,,幫助家長認識過度強化知識準備,、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容的危害,積極配合做好銜接。 五是教育部門要整合各方資源,,統(tǒng)籌推進銜接工作,,進一步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違反教育規(guī)律行為的持續(xù)治理。 《指導意見》附件《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》(以下簡稱《入學準備指導要點》)和《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》分別對幼兒園的入學準備教育和小學的入學適應教育提出了具體,、可操作的指導,。 《入學適應指導要點》要求,小學要強化銜接意識,,將入學適應教育作為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,,納入一年級教育教學計劃,教育教學方式與幼兒園教育相銜接,。小學一年級上學期作為幼小銜接適應期,,實施與幼兒園相銜接的入學適應教育,合理安排一年級課程內容,,改革教育教學方式,強化以兒童為主體的探究性,、體驗式學習,,為每個兒童搭建成長適應的階梯,幫助兒童逐步適應從游戲活動為主向課堂教學為主的轉變,。03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(2022年版)開始實施
今年4月,,教育部印發(fā)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。現(xiàn)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已分別實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,。義務教育課程修訂自2019年啟動,,歷時3年,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將于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執(zhí)行,。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有哪些變化
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《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》答記者問時提出:
在課程方案方面
一是完善了培養(yǎng)目標,。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養(yǎng)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要求,結合義務教育性質及課程定位,,從有理想,、有本領、有擔當三個方面,,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時代新人培養(yǎng)的具體要求,。
二是優(yōu)化了課程設置。整合小學原品德與生活,、品德與社會和初中原思想品德為“道德與法治”,,進行九年一體化設計;改革藝術課程設置,,一至七年級以音樂,、美術為主線,融入舞蹈、戲劇,、影視等內容,,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;科學,、綜合實踐活動開設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,;落實中央要求,將勞動,、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課時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,。三是細化了實施要求。增加課程標準編制與教材編寫基本要求,;明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課程實施職責,、制度規(guī)范,以及教學改革方向和評價改革重點,,對培訓,、教科研提出了具體要求;健全實施機制,,強化監(jiān)測與督導要求,。在課程標準方面
一是各課程標準基于義務教育培養(yǎng)目標,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(yǎng)的學生核心素養(yǎng),,體現(xiàn)正確價值觀,、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(yǎng)要求。例如,,道德與法治課程明確了政治認同,、道德修養(yǎng)、法治觀念,、健全人格,、責任意識等培養(yǎng)要求。 二是優(yōu)化了課程內容結構,?;诤诵乃仞B(yǎng)要求,遴選重要觀念,、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技能,,精選、設計課程內容,,優(yōu)化組織形式,。涉及同一內容主題的不同學科間,根據(jù)各自的性質和育人價值,,做好整體規(guī)劃與分工協(xié)調,。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,,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(lián),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,,強化實踐要求,。 三是研制了學業(yè)質量標準。依據(jù)核心素養(yǎng)發(fā)展水平,,結合課程內容,,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(yè)成就的具體表現(xiàn),形成學業(yè)質量標準,,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,,為教材編寫、教學實施,、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(jù),。 四是增強了指導性。各課程標準針對“內容要求”提出“學業(yè)要求”“教學提示”,,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,,注重實現(xiàn)教、學,、考的一致性,,增加了教學、評價案例,,不僅明確了“為什么教”“教什么”“教到什么程度”,而且強化了“怎么教”的具體指導,,做到好用,、管用。 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,。注重“幼小銜接”,,基于對學生在健康、語言,、社會,、科學、藝術領域發(fā)展水平的評估,,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,,注重活動化、游戲化,、生活化的學習設計,。依據(jù)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在認知、情感,、社會性等方面的發(fā)展變化,,把握課程深度、廣度的變化,體現(xiàn)學習目標的連續(xù)性和進階性,。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,,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。04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營活動(按照國家有關規(guī)定)
8月11日,,財政部會同教育部印發(fā)了新修訂的《中小學校財務制度》(以下簡稱《制度》),。《制度》從2022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各地,、各學??衫弥行W校暑假,開展人員培訓,、制定實施細則,、修訂配套制度等工作。財政部將會同教育部密切關注《制度》實施情況,,持續(xù)跟蹤問效,,指導中小學校切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,確?!吨贫取坟瀼芈鋵?。
(來源:福州新聞網(wǎng))